当然是要在 Arm 跑程序啦!

问题是怎么才能在 Arm 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呢?这就要提到交叉编译的概念了。受制于硬件资源条件,无论是存储空间还是CPU运算能力,想在 arm 上把代码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是相当困难的事。那么聪明的你一定会想到,为什么不在一个性能好的机器上直接编译好可执行文件,再将它移植到 arm 板上呢?这就叫交叉编译,编译器和目标程序运行在不同架构的平台。

那么怎么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呢?

先别着急,首先你得搞清楚你自己的需求。你如果想在 Arm 上跑人脸识别的项目,也许你会想把 Python 程序移植到 Arm 板;如果你想将 Arm 板变成一个小的网络服务器,也许你需要运行 nodejs 项目;如果你的 Arm 有一块触摸屏,那么使用 qml 是个不错的选择,总之,你需要搞清楚你到底想用这块 Arm 干什么。

假如我想要在 Arm 上运行 C++ 程序,然后呢?

你需要知道两点:一是 ARM 的 CPU 型号,二是主机平台(host platform)的架构和操作系统。

下一步,你需要知道 ARM CPU 型号,这你可以从厂家提供的文档或是在 Arm 上通过 cat /proc/cpuinfo 命令查看。这很重要,因为 ARM CPU 型号决定了架构(如 ARMv7/AArch32 或 ARMv8/AArch64)、大小端序(通常小端)、操作系统(Linux 或 bare-metal 无 OS)、浮点模式(hard-float/hf 或 soft-float)。这些都是编译过程中需要知道的

❤️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,谢谢!❤️